每日实盘策略
英国政府内阁改组被指“中看不中用” 幺蛾子不断梅姨威信遭质疑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经完成内阁改组工作。不过,改组过程“囧况连连”。保守党在推特上“自摆乌龙”,写错新任主席人选后慌忙删帖。教育大臣因不服调职而递交辞呈,令英国媒体和反对党工党批评这次内阁改组十分混乱,引发人们对特雷莎·梅党内威信的质疑。
大多数重臣留任 教育大臣辞职
在这次英国政府内阁改组中,大多数重臣得以留任,包括外交大臣约翰逊、内政大臣拉德、财政大臣哈蒙德和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斯。法新社指出,特雷莎·梅之所以没有调动这些官员,是因为脱欧谈判已经进入最关键的阶段,她需要平衡内阁里的“脱欧派”与“留欧派”,旨在凝聚人心。约翰逊和戴维斯是“脱欧派”,而拉德和哈蒙德则属于“留欧派”。
不过,内阁改组的过程中频频飞出“幺蛾子”。特雷莎·梅原本计划把卫生大臣亨特调到商务部。不过,在亨特的反对下,特雷莎·梅取消了这项任命。更糟糕的是,教育大臣格林宁不接受特雷莎·梅的人事调令,拒绝被调到福利和养老金部,并且递交辞呈。格林宁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说:
“教育是我很重视的问题,其重要性超过‘个人的部长职位’,今后要以国会议员的身份为英国年轻人争取更多权益。”
此外,内阁改组当天还发生一件插曲,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在官方推特网页发布新的党内主席任命人选,但推文很快被删除。人们发现,首相宣布的新主席人选与推特发布的不是同一人。保守党随后发布新推文,宣布由另一名国会议员担任主席,与首相任命保持一致。
这次内阁改组招致外界的口诛笔伐
特雷莎·梅这次改组旨为内阁注入活力,希望获得更多女性和少数族裔选民的支持,却因这些插曲招致媒体和反对党的批评。英国《泰晤士报》在头版用“混乱不堪”来形容这次内阁改组。而《每日电讯报》更是称这次内阁改组“中看不中用”。反对党工党议员金诺克在推特上嘲讽道:
“怪不得特雷莎·梅应付不了脱欧谈判,她连一次内阁改组都安排不好。”
特雷莎·梅有意任命一名负责“硬脱欧”事务的内阁大臣,以防英国与欧盟谈不拢,同时也向欧盟展示英方的决心。不过,她最终没有宣布这一任命。英国脱欧谈判现阶段进展平稳,欧盟27国领导人此前在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总部举行会议,宣布英国脱欧第一阶段谈判已就“分手费”、爱尔兰边界以及欧盟在英公民权利等核心议题取得“足够进展”。第二阶段的谈判将聚焦英国“脱欧过渡期”和英欧未来关系这两个方面。
大多数重臣留任 教育大臣辞职
在这次英国政府内阁改组中,大多数重臣得以留任,包括外交大臣约翰逊、内政大臣拉德、财政大臣哈蒙德和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斯。法新社指出,特雷莎·梅之所以没有调动这些官员,是因为脱欧谈判已经进入最关键的阶段,她需要平衡内阁里的“脱欧派”与“留欧派”,旨在凝聚人心。约翰逊和戴维斯是“脱欧派”,而拉德和哈蒙德则属于“留欧派”。
不过,内阁改组的过程中频频飞出“幺蛾子”。特雷莎·梅原本计划把卫生大臣亨特调到商务部。不过,在亨特的反对下,特雷莎·梅取消了这项任命。更糟糕的是,教育大臣格林宁不接受特雷莎·梅的人事调令,拒绝被调到福利和养老金部,并且递交辞呈。格林宁在社交网站上发文说:
“教育是我很重视的问题,其重要性超过‘个人的部长职位’,今后要以国会议员的身份为英国年轻人争取更多权益。”
此外,内阁改组当天还发生一件插曲,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在官方推特网页发布新的党内主席任命人选,但推文很快被删除。人们发现,首相宣布的新主席人选与推特发布的不是同一人。保守党随后发布新推文,宣布由另一名国会议员担任主席,与首相任命保持一致。
这次内阁改组招致外界的口诛笔伐
特雷莎·梅这次改组旨为内阁注入活力,希望获得更多女性和少数族裔选民的支持,却因这些插曲招致媒体和反对党的批评。英国《泰晤士报》在头版用“混乱不堪”来形容这次内阁改组。而《每日电讯报》更是称这次内阁改组“中看不中用”。反对党工党议员金诺克在推特上嘲讽道:
“怪不得特雷莎·梅应付不了脱欧谈判,她连一次内阁改组都安排不好。”
特雷莎·梅有意任命一名负责“硬脱欧”事务的内阁大臣,以防英国与欧盟谈不拢,同时也向欧盟展示英方的决心。不过,她最终没有宣布这一任命。英国脱欧谈判现阶段进展平稳,欧盟27国领导人此前在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总部举行会议,宣布英国脱欧第一阶段谈判已就“分手费”、爱尔兰边界以及欧盟在英公民权利等核心议题取得“足够进展”。第二阶段的谈判将聚焦英国“脱欧过渡期”和英欧未来关系这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