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实盘策略

近期美元的风险事件即将全数落定


美联储隔夜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对经济的评论偏乐观,暗示12月还会再加息一次;另外媒体报道称,支持耶伦缓步升息政策的Fed现任理事鲍威尔(Jerome Powell)已被特朗普“内定”中选,投资人相信这对股市相对有利。上述两条主线之下市场:

美国2年期国债跃升至52周高位,长债则在财政部更新季度融资计划后跌幅收敛(因并未提到要发行超长期国债),30-2年期国债利差缩减至123bp刷新近年来新低;

美股继续在历史高点附近徘徊;

隔夜商品货币出现超跌反弹行情,美元基本走平。

之后债市的走势需要注意由于预算赤字扩大、再加上美联储决定削减资产负债表,财政部面临更高的融资需求,市场认为财政部未来可能发行更多国债。不过,美国债务上限的暂缓期限即将在12月8日到期,这让政府的募资行动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

可以确定的是,美国政府一定会提高债务上限,但党派博弈会阻碍债务上限顺利提高,不排除出现1995年、2011年和2013年的情况,都因债务上限未按期提高而导致政府停摆或政府支付延迟。

关于鲍威尔的上台

他个人偏鸽派,货币政策观点与耶伦几乎完全一致,有美国媒体统计,自2012年当选美联储理事后,鲍威尔总共参加了40多次投票(包括11月FOMC会议决定暂不加息),没有一次有过异议。

有所区别的是鲍威尔对监管的态度更为宽松,而耶伦原本并不乐于见到放松金融监管。

这一次对美联储主席的更迭,交易员们大幅调仓的兴趣寥寥。由于本身市场对鲍威尔的预期已经很高,凌晨新闻报道唯一的作用就是排除了所谓鹰派的泰勒的选项。

关于税改

知情人士透露,今日白宫将公布税改方案,其中希望第一年企业税率就将降至20%,这美元美股来说是个利好。但该税改方案还将把现行的七个税阶减至四个,其中第四个税阶的税率仍为39.6%。对于瑞安等希望确保各收入水平人群的税率都有所下调的共和党人来说,这有些令人失望。

公布税改草案后,特朗普政府希望在今年11月23日的感恩节前通过法案,在12月消除分歧,并在明年1月前将最终版本提交到特朗普的办公桌上签字,从而让总统赢得其上任以来的第一个重大立法胜利。不过,也有不少分析认为,税改触动太多利益集团的神经,立法很可能推迟到明年。

关于英国央行的首次加息

市场普遍预计今日英国央行将把基准利率从0.25%的历史低点提升至0.5%。但这也算是撤回去年8月的“紧急”利率下调,当时英国央行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以应对英国投票决定退出欧盟。

与加拿大央行有点类似,三季度以来的两次加息,也是为应对2015因油价暴跌的“临时救急”50bp降息。市场本来对加拿大央行进入加息通道有所预期,但随后加拿大央行态度快速转鸽派,导致加元持续回调。

目前英国会否重复同样的pattern,市场猜测颇多。我们认为,今天的英国央行不大可能坚定地支持鹰派前瞻性指引,该行大概率将与欧洲央行宣布缩减购债一样,配上一些鸽派措辞,以保证手中的“狗”不要往前跑太远,届时可能是开始做空英镑的机会。但如果英国央行没有这么做,则思路要反转。

欧元

本周公布的欧元区10月CPI初值低于预期,核心CPI同比回落至0.9%,预期为1.1%,尽管9月失业率降至周期新低8.9%,而第三季度GDP却意外增长0.1%至2.5%。高增长和低通胀,与宽松的央行政策,对欧元来说是个多空交织的宏观背景。

不过考虑到税改框架、美联储新主席提名、11月FOMC利率决议都会在本周出炉,即交易员静候的美国所有风险事件在本周末前落幕,未来欧元空头可能将继续向1.15附近挑战。

各主要货币短线技术分析汇总

隔夜美联储利率决议缺乏亮点,美元、欧元并未出现明显波动,汇市整体表现平稳;美元/日元进一步反弹迫近前期高点阻力,能否顺利创出新高决定盘整格局能否打破;澳元/纽元自前期关键支撑位置反弹,暂未破坏此前强势拉升带动的上升趋势;英镑/美元基本完成对于收敛三角形结构上轨的突破确认,近两根4小时K线保持该位置上方运行则加速上涨行情望启动。

今日关注

日内特朗普将公布美联储下任主席人选,虽然各大媒体纷纷表示特朗普已经选择鲍威尔出任下一届美联储主席,不过目前暂未“官宣”,而且市场正在审视单纯给鲍威尔扣上一个鸽派的帽子的逻辑是否正确。鲍威尔的政策立场可能只是不如泰勒那样鹰派,而是更多偏向中性。就这一点而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也符合目前渐进式的加息政策。

除此以外美国共和党税改议案公布时间自昨日推迟至今日,特朗普税改进程稳步推进也是近期美元的一大潜在利好,议案具体条款料吸引市场眼球。

英国央行利率决议也是日内焦点。英国央行十年来首次加息几无悬念,不过市场对此次英国央行官员的投票结果十分关注。因脱欧及经济不确定性,市场认为英国央行此次加息只是对之前降息的一次性回补,但持续收紧可能性不大。因此,当下英镑的走势将更多取决于英国央行能否透露出更强的信心,以提振对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而投票结果则是最直观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