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实盘策略

展望特朗普任职第二年:“再通胀”交易会结束吗?


特朗普医改失败,税改困难重重,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特朗普带来的“再通胀”交易是否会继续?

摩根大通近日撰文指出,特朗普经济学对于美元走势的作用更多的可以说是“噪音”,带来的更多的是短期影响而不是中期趋势。因此潜在的传统宏观经济趋势对于美元走势的预测以及交易更加重要。该行预计美元在2018年将下跌。

特朗普带来的“再通胀”交易是否会继续?

特朗普任职一年后,医改、税改这些能够影响经济前景的主要法案都没有获得通过,特朗普在对外贸易上的“美国优先”立场也没有转变为实质的、具体的贸易措施。同时,美元走势大起大落,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基本没有变化仍处在2.4%。尽管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但新兴市场股市和固收市场的表现却名列前茅。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同步好转,使得美国经济的复苏并算不突出,传统的宏观驱动因素支持了欧洲和新兴市场的反弹。

在共和党的医改法案失利之后,市场焦点转向税改法案,并引起了“财政刺激带来的再通胀在明年会不会结束”这一问题的讨论。鲍威尔被指定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料会延续耶伦的政策,但是考虑到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趋势向好,小摩预期美联储明年将加息四次,多于市场预期的三次。小摩表示,并不确定2018年特朗引发的“再通胀”交易是否会继续,但是预期短期波动会上涨,中期趋势不会改变。

税改若成功,料对美股和美元形成支撑

小摩指出,美国税改意味着在不增加财政赤字的情况下降低公司以及个人所得税,而白宫的税改法案与参议院提案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这些都增加了税改的难度。预计税改将每年减少1000亿美元税收,如果这得以实现的话,预计将推动美国GDP增速在2018年上涨0.25%。

该行表示,税改若成功,料对美股和美元形成支撑,白宫计划书预计税改将使得标普500指数上涨200点。美国经济前景向好也支持做多美元对瑞郎以及日元。

“特朗普经济学”对于市场来说是“噪音”

美元在2017年的大部分时间中下跌,只是在最近的两个月内反弹,这使得美元指数相较于大选的水平下跌1%。小摩认为,这不仅仅是美元对“特朗普经济学”的反应,而是多种因素混合的作用,还包括周期性因素、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以及其他特殊风险因素的影响。特朗普经济学对于美元走势的作用更多的可以说是“噪音”,带来的更多的是短期影响而不是中期趋势。因此潜在的传统宏观经济趋势对于美元走势的预测以及交易更加重要。

美元还看周期性因素,2018年看跌

大选后的第二年,尽管“特朗普经济学2.0”的曙光曾支持美元反弹。但是小摩认为,周期性背景对于美元来说更加重要,预计美元在2018年将下跌。

小摩预计美联储2018年将加息四次(小摩指出当前正持有美元多头仓位),但明年为美联储货币紧缩的第三年,相比于刚刚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其他央行来说,预计美元的表现处于中等水平,预计美元指数DXY到明年第三季度下跌6%。美元对其他货币(商品货币以及新兴市场货币)的情况将更加复杂,预计广义美元指数在明年第三季度仅回到今年9月低点(90.97)。

小摩认为,贸易政策不可能出现“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改变,而企业资本回流对于美元的支持作用料有限。小摩对于新兴市场外汇市场保持中立,但是对新兴市场股市仍然持建设性观点。

小摩指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对于美元来说是重要的风险,比如税改。更不用说其他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贸易政策、“通俄门”调查以及财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