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实盘策略

美联储纪要“鸽皮鹰眼”,关注欧洲PMI大考


全球股市在感恩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表现良好——MSCI 亚太指数盘中突破十年高位;美国纳指继续刷新高,标普收平,道指微幅收跌;在强势欧元的压制下,欧洲股市表现略弱,STOXX 600指数以及法国CAC、德国DAX指数均收跌;欧元兑美元重新站回1.18价位之上,令出口类股承压,出口导向偏重的德股DAX 30指数收盘重挫1.16%。

总体来说,全球股市处于上升通道中,叠加充裕的流动性供给尚在,支撑着整个市场的风险情绪,导致新兴市场今年以来表现持续强于发达国家市场、债券表现明显差于股票。

今天美国庆祝感恩节,许多美国交易员昨天就已经离开办公室,并且直到下周一才回来上班,尽管周五美国依旧开市。

隔夜有两件事对美元影响最大:

1.美联储10月纪要鹰鸽皆有

美联储周三发布了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其中多数委员对低通胀担忧仍未缓和,几位美联储委员因低通胀反对短期内加息,不少媒体解读为此凸显美联储内部矛盾加大,导致未来加息路径偏向鸽派,从而导致美元下跌。

不过这次纪要中存在最优意思的部分是,有几个(据传是两位)联储官员建议更改2%的通胀目标,不应设定数字限制,只要通胀处于上升通道就可作为加息理由。这种观点可以作为对通胀不同解释的妥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鹰派政策倾向。

所以本次会议纪要并不能单纯的视为鸽派,但市场选择有时逻辑就是很简单,必须尊重市场。

这次市场选择大幅抛售美元可能不止是因为隔夜的会议纪要,因为就在前一天,美联储主席耶伦还在纽约大学的一场活动上发表了明显偏鸽派的讲话——她强调低通胀对危险,并认为低利率可能是新常态。

确实,尽管美联储今年即将加息3次,是快于去年底市场预期的,但美国的核心通胀却从最高2.3%跌到了最低1.5%,现在也才回升至1.8%;美联储关注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从1.9%跌到了1.3%...仅从通胀目标上来看,美联储确实没必要加息这么快。

虽然包括耶伦在内的不少官员都认为造成低通胀的因素可能是“暂时性”的,但还是搞不清楚这些“暂时性”因素到底是什么,且何时会消散。

由OIS和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分别倒推明年底的加息概率,可以看出市场对至明年底加息两次的预期仍很低,倒推概率仅略高于30%(黄线);至明年底加息三次的预期更低,倒推概率仅在15~20%(紫线)。

但可以看出的是,对明年更多次加息的概率总体最近呈现上升态势,所以我们并没有看到更多所谓鸽派信息压制明年升息预期的状况,这与最近美短债收益率持续上升的状况相符。

2.耐用品订单意外下滑

10月耐用品订单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环比降1.2%,创7月以来最大跌幅,远逊于市场预期的月增0.3%。排除波动较大的运输项目不计,10月耐久财订单月增0.4%、亦逊于市场预期的0.5%。

不过10月核心耐久财订单年同比增8.1%、尽管低于9月的8.7%(2012年4月以来最高),但增长率连续第9个月呈现正数、创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以来最长纪录。

但美国经济总体表现良好...

美国的经济指标表现持续良好(白线),各种数据超预期上升的势头甚至超过了欧元区,不过美元依旧表现非常疲软,可见最近市场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在经济数据上。

关于美联储修改通胀目标

这部分进一步探讨一下文初提到的10月FOMC纪要中有人希望修改2%通胀目标的事。

美联储有三大责任,一是维持物价,二是促进就业,三是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目前后两个责任都完成的非常好,甚至有过热的风险,唯独推升物价的责任没有做好。

美联储自2012年至今一直将中期通胀目标定为2%,且频繁向公众传递出中期能够达到2%通胀目标的信号。但从目前来看,事情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美联储官员开始质疑通胀目标。

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基本面发生结构性改变,难以见到过去那样强劲的生产力、物价增长(更多关于低通胀之谜的解释可以参见见智研究所的《聚焦全球投行观点 | 破解通胀之谜》)如果,官员们最后一致认同,美国如今的低通胀是“新常态”、无需强制推升至2.0%以上的话,那么,长期保持低利率可能反而为下一次危机埋下祸根。

事实上,随着鲍威尔明年2月将正式接替耶伦出任美联储主席一些美联储官员当前正积极倡议对美国货币政策指引作出大胆修订,希望抓住当前经济形势波澜不惊和美联储进行人员调整的机会,为下一次风暴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其中包括,包括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和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已公开呼吁,建议决策者重新考虑2%的通胀目标。

换算成简单的交易逻辑,我们可以理解成为,越多的人要求美联储下修通胀目标,越利于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进而在第一时间利好美元(长期未必,假如经济活动受到高利率损害的话)。

今日关注

今日美国市场迎来感恩节假期,除此以外日本市场也因勤劳感谢日休市一天,因此欧洲方面日内即将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重要性料因此有所增强。日内德国、英国三季度GDP以及德、法、欧元区一系列PMI数据结果值得重点关注。若经济数据大幅走强,或减轻政治乱象对于欧元的施压。尤其是在德国政府组阁问题尚无定论而英国方面脱欧问题同样愁绪万千的状况下,两国三季度GDP数据表现或成为欧元及英镑短线行情多空单边发力的催化剂。